珞珈新闻网http://news.whu.edu.cn/info/1002/43724.htm
武汉大学报
“穹顶之下,为你撑起一片碧海蓝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子如此表达他们的环保情怀。如何应对和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是环境学科的使命所在。
长期以来,学院致力于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为我国环保战线培养了一大批深受社会赞誉的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为促进全国和湖北省环保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日前结束的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评选中,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荣获先进集体称号。在题为《高校环保人才孵化器》的颁奖词中,学院在科研、科教和为政府解决重大环境问题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高度肯定。
近几年,学院先后多次举办“中日环境可持续发展会议” “海峡两岸环境保护会议”“海峡两岸气候变迁和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与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挪威等国家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学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部级奖10余项;主持和承担重大环保科研和工程项目800余项,总经费1.2亿元;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2014年,环境学科创立30周年,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制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思路,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环保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教授曾评价:“环科和环工两个轮子同等重要,这是武大的特色。”目前,我校环境学科位列ESI世界前1%,在世界环境学科领域已开始拥有一席之地。
除了“高大上”的科研活动外,师生将环保情怀放之于日常生活,运用专业知识改善身边的生态环境。六月的夜市龙虾火爆,一个店面的食客们每天制造上千斤的虾壳垃圾。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杜予民教授发现了蕴藏其中的宝,他提出要变废为宝,运用现代科技从中提取甲壳素并改造,制成各种各样工农业试剂和生物医药产品。现在许多学子加入了该项环保活动。
师生的环保足迹,除了涉入闹市,还踏遍深山。1999年,早已离开科研教学一线的胡鸿兴教授,依然心系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他自发组建了第一支武汉大学神农架及长江流域生态考察队,带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深入神农架林区进行科考。除了观测实验,考察队向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向当地政府提供环保决策咨询。胡鸿兴一干就是15年,直到生命的尽头。
然而,这项事业永远没有终点,青年教师汪的华、施晓文、游志雄、王旭、肖巍、成海容,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求学归来,接过了老一辈资环人的接力棒。如今,在青年老师的带领下,神龙架科考队正在第14次招新,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活力,沿着前辈的足迹,坚守最初的心愿。
在学生食堂、周边社区、中小学校园、旅游景点,头戴小白帽、身着绿背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子,拉条幅、搭手架、做宣讲,忙碌地传递着绿色人文精神。
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主力,环保宣教的形式和手段日新月异:彩跑快闪、cosplay、电子海报、微博朋友圈推送、话剧微电影,萌宠吉祥物,公开出版的环保读物……年轻人总有天马行空的创意,为环保理念的宣扬赋予时代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许多学子因此获评“湖北省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武汉市环保大使”等荣誉称号。
这就是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的环保情怀,他们积极践行“以绿色思想感染人,以绿色行动引导人,以绿色热情激励人,以绿色知识教育人”的绿色宣言,一切变化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通讯员:王曦阳 学生记者 张锟翼 供图:张锟翼 编辑:严航)